|
|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动态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正文 |
日期:2024-02-27 | 发布:本网 | | 字体选择: 大 中 小 |
东莞市审计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2023年,东莞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严格对照法治东莞“一规划、两意见”工作部署,结合审计工作职能,扎实推进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依法审计能力水平,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东莞经济社会加快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法治建设见行见效。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格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与全局重点任务共同谋划部署,切实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一是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坚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重点内容,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促进领导班子成员切实把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治审作为行动自觉,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二是坚持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深入细致论证“三重一大”重要事项,保证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办公会议制度、业务会议制度,确保审计项目的审计结论有理有据、权威公正。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送审计专报、综合结果报告等材料24份。三是系统研究部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召开东莞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要求审计干部职工准确把握新时代依法审计新要求,持续健全规范有力、运行有效的审计制度机制,以扎实有力的制度建设、质量建设、作风建设推动审计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二)强化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全力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年共完成各类型审计项目38个,揭示反映了一批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充分发挥了审计“查病、治已病、防未病”的监督保障作用,有力推动我市法治政府建设。一是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组织对落实稳经济政策及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等政策开展审计,促进提升政策执行水平。二是紧扣财政资金高效使用,组织对市本级财政、12个部门单位和1个街道预算执行和其他收支情况开展审计,促进依法科学理财。三是紧扣促进扩大投资,实施7个审计项目对概算投资10亿元及以上重大公共工程开展审计,并首次组织全市各内审机构对概算投资10亿元以下重大公共工程开展专项审计,促进工程规范化建设。四是紧扣增进民生福祉目标,对社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等开展审计,促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五是紧扣规范权力运行,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规范履责。 (三)强化审计业务监督指导,促进提升制度化治理水平。一方面,围绕推动审计整改长效有力加强指导监督,由局领导班子带队,分别赴南城、横沥、常平等镇街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督促检查,推动审计整改落实到位。加强建章立制,推动财政等4个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完善财政管理等5个方面行业规章制度。牵头制定我市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相关文件,促进提升审计整改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围绕促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持续加强指导监督,积极搭建全市内审人员联络交流平台,结合内审人员培训需求举办业务培训班培训内审人员200多人次,对镇街开展重大公共工程审计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督,选取2个镇作为试点指导开展农村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推动拓宽基层内部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提升镇街基层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四)强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促进提升依法治理效能。分别与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联合印发加强协作配合和贯通协同的工作机制2份,主动对接检察、公安、财政、住建、交通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全年共移送问题线索23宗,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促进提升依法治理效能。 (五)强化队伍教育监督管理,保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强化学法用法培训,持续提升审计人员法治素养。组织全局审计干部职工听取刑法、民法典等法治专题讲座,旁听职务犯罪庭审2次,促进审计干部职工增强法治理念、提高法治素养,提升全面辩证客观看待审计发现问题、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依法审计、廉洁审计。二是加强审计机关内部监督管理,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市纪委监委驻市审计局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审计局机关纪委召开审前集中廉政谈话提醒,局机关纪委深入审计现场进行工作监督检查6次,时刻警醒教育审计干部职工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保障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三是扎实做好审计项目全流程质量控制,严要求高标准开展项目审核审理,切实规范审计流程,防范审计风险,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六)强化“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推进普法与依法审计有机融合。一是切实把审计普法融入审计业务全过程各环节,将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财经法规作为审计现场普法宣传的重点内容,融入审计进点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整改检查、内部审计工作指导监督等工作环节进行宣讲解读,不断提升审计普法实效。今年6月,在市委党校组织举办全市审计专题培训班,邀请省审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为全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专题讲解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推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更好了解职责要求,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水平。二是切实以党建引领提升审计普法成效,积极打造“党建+审计”服务品牌,如通过“党建+内审指导”服务品牌,与民政等多个部门单位开展联学共建,深入解读《广东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法规制度,有效促进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通过“党建+高效整改”服务品牌,指导镇街及时疏通审计整改堵点难点,依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延伸拓展审计监督成效,助力镇街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水平。三是切实强化社会普法,注重在受理、办理信息公开、信访案件等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加强释法析理,引导申请人依法维权、合理表达诉求。到东莞银行、南城街道石鼓社区等基层开展线下群众性普法活动,派发宪法、民法典、审计法等原文读本及宣传手册,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效,但 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在发挥审计监督服务东莞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方面,运用研究型思维和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的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加强审计成果提炼,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等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二是审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判断审计反映问题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进一步提升,对资源环境、资产投资、工程管理等领域法律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全面。三是审计普法宣传工作普及面还不够广,当前更多集中于通过业务指导、联学共建等方式,对被审计对象开展审计专题普法宣传,针对群众的普法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开展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普法宣传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4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理解把握“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三个新要求的深刻内涵,严格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推动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作出审计新贡献。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关注事项,结合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年度安排,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加强审计项目立项研究,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的监督,促进权力规范运行、资金规范使用、资源规范管理,有力发挥审计助力我市法治建设的常态监督保障作用。二是持续加大审计整改监督与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力度,“双轮驱动”促进各镇街(园区)、部门单位通过审计发现问题举一反三、自我检视,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体制,保障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推动提升依法治理水平。三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组织开展审计法治专题讲座,动态修订审计法规库,拓宽审计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渠道,强化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坚决防止审计“灯下黑”;进一步擦亮“党建+内审指导”“党建+高效整改”等审计服务品牌,利用党建、联学共建等方式,扩大审计普法覆盖面,营造审计监督良好氛围,为更好服务保障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首页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约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